原標題:“武鄂”首條低空貨運航線開通 湖北航空客貨運“雙樞紐”邁入1小時高效協(xié)同圈
8月15日下午2時03分,一架載著鮮活印度青蟹的“大棕熊”100型通用飛機,從鄂州花湖國際機場騰空而起,飛往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這標志著“鄂州—武漢”通用航空短途低空貨運航線成功首航。
“鄂州—武漢”首航去程航班裝載印度加爾各答青蟹、順豐快件等共517公斤貨物,回程航班裝載順豐快件和新鮮水果等貨物。這是武漢天河機場開通的首條、鄂州花湖國際機場開通的第二條低空貨運航線,標志著“武鄂航空客貨雙樞紐”建設邁入資源聯(lián)動整合的新階段。
作為目前連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與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首條低空貨運通道,該航線直線距離約93公里,單程空中飛行時長僅需約30分鐘,由湖北機場集團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航線選用“大棕熊”100型通用航空器執(zhí)飛,每班可載運約1噸貨物。
“鮮、快!”湖北機場集團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印度空運來的青蟹,僅用4小時便抵達花湖國際機場,通過“空空直連”,只需半小時便飛到武漢,部分青蟹被送上武漢市民餐桌,還有一部分則從天河機場乘坐客機腹艙飛往全國各大城市。
這位負責人解釋,作為武漢天河與鄂州花湖兩大樞紐協(xié)同發(fā)展的專屬貨運通道,這條航線創(chuàng)新性地開辟了“空空直連”的高效路徑。它有效填補了區(qū)域高時效、小批量短途貨運的市場空白,實現(xiàn)了貨物從貨運樞紐(花湖國際機場)的國際全貨機機艙,到客運樞紐(天河國際機場)的客機腹艙的無縫對接。相比傳統(tǒng)陸路運輸,“半小時直達”顯著提升了時效性,為區(qū)域內高附加值、高時效性貨物運輸構建了一條精準、高效的空中快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說,“鄂州—武漢”低空貨運航線的成功開通與運營,是湖北加速推進“武鄂客貨雙樞紐”戰(zhàn)略落地的又一重要舉措。它不僅優(yōu)化了區(qū)域航空物流網絡,提升了貨物集散效率,也為探索低空空域資源利用、發(fā)展低空經濟提供了新的實踐方案,將進一步增強湖北乃至華中地區(qū)高端物流服務的競爭力。(記者周鵬、通訊員楊一凡、王星予、姜民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