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片vs欧美,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综合精品在线,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欧美男人天堂,99精品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央廣網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國內滾動

央廣網

“輿情反轉”頻發(fā)有利于輿論場的理性養(yǎng)成

2016-04-19 13:59:00 來源:吉林日報

  網絡傳播時代,輿論反轉成為高頻發(fā)生的一個現象。需要反轉的輿情,暴露出社會輿論理性程度不足,但輿情反轉日益頻繁的發(fā)生,則喻示著中國社會輿論場公共理性正在快速形成。

  所謂輿論反轉,就是當一個新聞事件在網上剛被曝出的時候,迎合了公眾某種潛在的共同集體情緒,而出現一邊倒的輿論評價;但隨著該事件的繼續(xù)披露,輿論態(tài)度發(fā)生逆轉,又徹底倒向另一邊,導致前期群情洶洶、義憤填膺的持論者面臨尷尬,網絡語言稱之為被“打臉”。由于這種輿論態(tài)度前后時間的對比和轉化,太出人意表,太具戲劇性,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輿論反轉劇”。其實從網絡成為社會公共輿論平臺以來,這種前后兩極化的“輿論反轉劇”就從未停止上演,比如2005年天涯論壇上的“女大學生陳易賣身救母事件”,就是較早發(fā)生的著名輿論反轉劇;只是隨著近幾年來移動互聯社交媒體平臺的普及使用,輿論參與者急劇增加,輿論形成速度空前加快,輿論反轉劇也相應地越來越頻密,周期越來越短,所以才成為一個現象,引發(fā)社會的關注和反思。僅近一年來就有不少,比如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女子舍己救人被群狗咬傷事件、云南女導游辱罵游客事件、重慶老太童車“碰瓷”事件、福建女警用高跟鞋暴打保安事件等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謂“童車碰瓷事件”,重慶一小女孩開電動童車碰到了老太太的腿,老太太當即就坐在地上說被撞傷了。這條微博迅速被廣泛轉發(fā),評論者幾乎都譴責老太太碰瓷訛詐,但是很快有人經過實地調查,發(fā)現老太太當時真骨折了,正在醫(yī)院治療,于是輿論從對老太太的舉國聲討,急劇反轉為同情。

  “童車碰瓷事件”典型地體現出“輿情反轉”的發(fā)生機制:首先是信息發(fā)布未經查證就倉促發(fā)布;其次是事件因為高度吻合社會集體情緒而引爆輿情,或者說受眾不假思索就根據自己的刻板認知而輕率表態(tài);三是事實因為進一步披露而真相大白。倉促甚至刻意扭曲而發(fā)布的信息,在簡化和遮蔽內容細節(jié)的同時,也簡化和扭曲了事件中原本復雜的邏輯關系,并進而塑造、誘導公眾做出高度簡化的是非價值判斷。幾乎所有發(fā)生輿情反轉的網絡傳播事件,在前期階段都明顯包含了一個黑白分明的價值判斷暗示,在誘導公眾基于樸素道德情緒、基于主觀陳見,無需復雜思考而立刻做出本能反應式、情緒化的是非判斷,營造出群情洶洶的輿論氛圍。然后直到事件被人接續(xù)披露,更豐富的細節(jié)、更復雜的邏輯關系被呈現出來,公眾才發(fā)覺當初自己的判斷何其草率!

  輿情反轉無疑折射出當下網絡化傳播情景的尷尬,暴露出所謂“網絡民意”的可疑及其表達質量的堪憂,但如果因此徹底否定網絡傳播的價值則失之悲觀。從這些反轉劇中,我們固然看出了網絡自媒體傳播專業(yè)水準的先天缺陷,看出了公眾判斷信息真?zhèn)蔚拿浇樗仞B(yǎng)有待加強,看出了專業(yè)化調查報道在碎片化信息時代的價值,但我們也看到所有的輿論反轉劇中,真相雖然遲到,但卻從未缺席,它最終必到。因為網絡技術帶來的傳播效率,讓輿情的反轉來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頻繁,從樂觀的角度看,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在網絡時代,真相被扭曲遮蔽的周期越來越短,被發(fā)現和呈現的機率越來越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輿論反轉劇的日益頻繁發(fā)生,對易于亢奮、高度情緒化的公眾認知,是必要的脫敏刺激;被輿論反轉“打臉”的次數、教訓越多,受眾的判斷和選擇信息的能力就提升得越快,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經驗積累得也就越豐富。事實上,正是最近幾年新媒體蓬勃發(fā)展催生的輿論反轉劇上演的頻次劇增,再遇到那些是非曲直貌似一目了然的輿情事件時,越來越多的人都多了個“心眼”,不再像以往那么輕信和急于評判,而是開始習慣性懷疑“這回會不會又會反轉?”當公眾和網民這種警惕性越來越高的時候,謠言、假新聞的傳播幾率、影響范圍和生命周期就會日趨式微。

  因此,輿論反轉的頻繁發(fā)生,是社會輿論場公共理性正在快速形成的好兆頭。

編輯:吳海波

關鍵詞:媒介素養(yǎng);天涯論壇;輿論氛圍;碰瓷;心眼;童車碰瓷事件;輿情反轉;輿論反轉劇;網絡傳播;受眾

說兩句

相關閱讀

提高個人媒介素養(yǎng)少交“智商稅”

近日,一篇題為《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陀^上我們得承認,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虛擬社交平臺,它本身并沒有什么錯,錯的恰恰是我們這些“圈中人”。

2016-04-14 14:21:01

驚悚標題夸張配圖 微信謠言玩起“偽裝術”

”  事實上,趙女士轉發(fā)的這條信息,在近日由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微信安全團隊發(fā)布的《微信年度謠言分析報告(2016)》中,已被列為年度五大謠言。”  今年春節(jié)期間,“上海女孩逃離江西”“東北農村禮樂崩壞”兩條謠言,經大量公眾號轉載,在微信平臺廣泛傳播,造成惡劣影響。

2016-04-14 10:41:00

天津市舉行爭做中國好網民行動啟動儀式

天津市舉行爭做中國好網民行動啟動儀式,4月11日,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指導,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主辦,河西區(qū)委、區(qū)政府承辦的“愛在天津善行天下”天津市爭做中國好網民行動啟動儀式在天津大禮堂舉行。

2016-04-11 21:4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猜你喜歡

視覺焦點

推薦視頻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備0506576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介紹